1958年10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浙江分会和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并,成立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召开浙江省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
1961年10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活动全部停止。
1977年10月,恢复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
1980年9月,中共浙江省委批准浙江省科协单独建制,建立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直属中共浙江省委领导。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式现场 1981年9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1986年1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1991年1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1996年1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3]
2001年1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 [4]
2011年1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 [5]
2016年12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 [6]
浙江省全委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领导省科协的工作,实施省全委会确定的任务,批准省全委会委员的变更、增补或撤销,会员的接纳、退出或处罚;决定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席的调整,并提交全委员会会议批准。
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每半年举行一次,由主席召集,也可委托副主席召集。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全省委员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常务委员会召集。
全省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执行全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选举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审议省科协年度工作报告;决定授予荣誉职务;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全省委员会召集。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全省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常务委员会决定,其代表经省级学会、市科协、省属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及有关方面民主协商、选举产生。
全省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决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审议和批准全省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全省委员会;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1]
据2018年7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官网显示,协会有6个机关单位,8个直属事业单位。 [2]
省科协组织结构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由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以下简称学会)、设区市科协、省属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组成;设区市科协由市级学会和县(市、区)科协及基层组织组成;县(市、区)科协由县级学会和乡镇、街道科协及基层组织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自然科学、综合学科。
截至2016年底,全浙江省共有省级学会173个,会员23.1万人;有市级科协11个,县级科协92个,街道(社区)科协606个,乡镇科协968个;企业科协1423家,会员14.3万人;有48所高校成立科协组织。 [1]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级学会理科、工科1组 | | 浙江省振动工程学会 |
浙江省物理学会 | |
浙江省化学学会 | |
| 浙江省计量测试学会 |
| 浙江省粘接技术协会 |
| 浙江省天文学会 |
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 | |
浙江省核学会 | 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 |
| 浙江省生物信息学学会 |
工科2组 | 浙江省水泥协会 | 浙江省冶金学学会 |
浙江省公路学会 | 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 |
浙江省化工学会 | 浙江省电力学会 |
浙江省硅酸盐学会 | 农科组 |
浙江省造纸学会 |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
浙江省印刷技术协会 | 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 |
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 | |
| |
浙江省力学学会 | |
医科组 | 浙江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 | 浙江省康复医学会 |
| |
| |
| |
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 |
浙江省毒理学会 |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 |
浙江省健康产品安全研究会 | |
浙江省针炙学会 | 浙江省医学会 |
综合组 |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学会 | |
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 | 浙江省质量协会 |
| -------------- |
参考资料来源 [7] |
一、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二、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四、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五、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六、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
七、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科学技术人才。
八、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任务。
九、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中国以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十、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十一、兴办符合科协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1]
一、财政拨款;
二、资助;
三、捐赠;
四、会费;
五、企事业收入;
六、其他收入。 [8]
截至2016年底,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学会学术活动935场次,参与科技工作者达9.6万人次。 [1] 《科技通报》是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含理、工、农、医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9] 《科学24小时》创刊于1980年,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科学24小时杂志社、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浙江科技报社主办。该刊载文曾被《读者》、《人大复印资料》收录,《化石吟》一文被收录至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历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十佳期刊、全国优秀科普期刊"奉献杯"奖、中国科协优秀科普期刊、浙江省精品科技期刊奖等奖项。 [10] 截至2016年底,市县级科协共举办科普活动13894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500场次。参加科技人员数量11.3万人次,受众人数562万人次。 [1]
1、音乐科普情景剧
《加油!科学+》大型科普情景剧 《加油!科学+》将舞台戏剧与科普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是中国国内首台科普情景剧。讲述了一位平凡的快递员李响,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科学知识擂台,通过细致地日常观察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答对所有科学难题,赢走大奖,进而回馈社会、传播科学的故事。演出以喜剧为主要表现风格,融合系列科学实验和科学秀,将大量的音乐舞蹈与复杂的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融入生活万象,点出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截至2018年6月,《加油!科学+》已演出23场,累计现场观看群众人数达到10000余人。 [11]
2、“科学+”活动
2017年8月25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活动浙致力于传播有趣实用的科普知识,“科学+”活动邀请科普大咖、科学fans,比如全球排名前100名的黑客;讨论主题既有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也有与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表现形式既有轻松活波的咖啡馆,也有大家很喜欢的科学脱口秀。用有趣的科普,带你了解尖端前沿的科学领域。 [12]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形象标识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统一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由古天象仪、航天器、齿轮、麦穗、蛇杖以及中文和英文标出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称组成。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在出版物上印制,也可作为徽章佩带。 [13]
标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标识图案为双面拓扑图形,造型富于变化,富有动感。
舞动的丝带寓意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象征科协组织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宣传推广科协标识,旨在通过大众传播给公众留下简明直观的深刻印象,并由此大幅度提升所代表组织的社会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14]
根据《中国科协章程》规定,科协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
姒健敏:主席
吴晓东:党组书记、副主席 [17]
胥伟华: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正厅级) [19]
陆?锦: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 [20]
武传宇:党组成员、副主席
曾肖芃:党组成员、副主席
张笑钦:党组成员、副主席(挂职)
郭寄良:党组成员、副主席
张恒:党组成员、秘书长 [19]
戴?力:二级巡视员 [18]
历任领导参考资料来源 [15]
2022年1月,入选科协系统新媒体科学传播榜。 [16]